top of page

與自己靜靜相處

Updated: Sep 7

禁語三天,感覺剛開始就已經結束。然而,能與自己靜靜相處,已經很感恩。


「與自己靜靜相處」,聽起來很放鬆、愜意。不過,突然慢下來的節奏,真的讓我不習慣。從八年前起,每年我都會安排幾天的靜默練習,可是其他「非禁語」的日子的確忙碌。生活壓力的「加速度」之下,心的步調也慣於匆匆忙忙。禁語的步調像是影片轉為「慢動作」,讓我有機會看見自己的「慣性」—不經思考的反應。回憶幾年前的禁語,我一直會想吃東西(因為沒事做,感官卻不想停下來),今年的情況好很多,嘴饞的感覺出現時,我也能停下來問問自己:「妳真的肚子餓嗎?」而不被牽著走。


除了不習慣慢下來,還有許多情緒和思緒在禁語時會清楚浮現。三天的暫時遠離塵囂,雖讓我能喘口氣、獨處,但也意味著世界沒有我,大家依然好好地活著。人與人之間的互動,往往是基於「需要」;不再被需要的焦慮,是我生命的課題。從前,我的內心有很多不安、害怕沒價值,而瑜伽引領我逐步面對這些恐懼。禁語時的沉靜,有助於面對與接受當下的自己,肯定自己這幾年的進步,保持上進信念。


恩師帕薩德老師曾說,練瑜珈未必會讓你感到舒服,然而瑜伽帶給我的靈性成長在於真實面對自己的狀態。看見了,不逃避,勇敢向內走,不再被舊習束縛的感覺很自由、圓滿與寧靜。


禁語結束後,收到一位朋友的訊息,他說:「能禁語真好,但好難做到,要許多條件配合。」沒錯,真的要好多條件配合:家人的支持、暫時能夠放下工作與學業、身體健康、有適合的地點......,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決心。


帕薩德老師說他用十幾年的時間,慢慢地讓家人了解並支持他每年禁語的心願,甚至在他父母過世後,他才能隨心且安心地去禁語。我越來越覺得,禁語的練習,是調整生活與生命方向的練習,不能急。


這次禁語,剛好姊姊帶小朋友出去玩,便把她家的貓放在我這裡。這隻貓,到新環境有點焦慮,一直「喵喵嗚嗚」說話,我得不時摸摸他,甚至有時候發出一點「嗚嗚~」聲作為回應,否則我怕他更焦慮。

ree

今年的禁語,也不算完全沒說話,貓言貓語還是有的🤣。


週四上師日,感謝上師,也謝謝您的閱讀。


Comments


​於此登記,參加免費瑜伽講座與收到瑜伽哲學資訊

​© 2023 by Yun.Yoga.Portrait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