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內心的戰場是一次次的重生

這陣子整理在電腦內自己書寫的文章,有篇草稿只起了個頭,是我與帕薩德老師之間的對話,時間點是2020年5月。


「最近越來越常發生,Buddhi(布提)告訴我一個方向.我卻拒絕,只想因循舊習。」我向帕薩德老師傾訴著。


帕薩德老師說:「這是內心的戰場。」


「是的。」我承認。


「這才是真正的『靈性』。」


Buddhi 是心的其中一個面向,中文通常翻譯為「心智」,亦即明辨的力量與智慧。所有瑜伽的練習,都是為了擦亮Buddhi的光,讓瑜珈練習者在當下做出有益於生命成長的決定。


然而,我的惰性、情緒起伏與趨樂避苦的習慣,往往跟Buddhi在做拉鋸戰,十次掙扎九次輸。跟隨帕薩德老師十年,才慢慢鍛鍊出Buddhi的清晰與力量,甚至有時能體會到悅性的不覺力之力。


瑜伽古籍《薄伽梵歌》為何選擇「戰爭」作為故事的開端?並且鼓勵阿朱那王子投入戰場。瑜伽提倡非暴力(ahiṃsā​​),表面上兩者似乎有所矛盾,然而,帕薩德老師曾反問:「人們紛擾的內心,何嘗不是個衝突不斷的戰場?」以此為寓意,求道修煉的人必須以智慧之劍斬斷惡習,其中的決心和艱苦,就需要如戰士般的勇氣和意志。


每個人的內心戰場,醖釀著屬於自己「靈性」道路的真正意涵。


從瑜伽體位,探索身體層面的自己。


從瑜伽靜坐,探索心裡層面的自己。


從瑜伽生命哲學視野,探索靈性層面的自己。


瑜伽,從探索與認識自己的各個層面開始,是一次又一次的重生。



歡迎您參加這週五(8月1日)早上10點鐘的免費瑜珈生活哲學講座,主題是「苦行Tapas」。


【什麼是苦行?】​​


「瑜珈Yoga」在成為一個靈性系統的修煉之前,「苦行Tapas」已經出現在吠陀經的文獻描述中,而根據《瑜珈經》,苦行是善律(niyama)之一,極為重要。


對我而言,苦行是苦也不苦,八月份免費講座,將從吠陀文化談起,貫穿當今瑜珈文化,探討《瑜珈經》中的苦行意涵與精髓。



Comments


​於此登記,參加免費瑜伽講座與收到瑜伽哲學資訊

​© 2023 by Yun.Yoga.Portrait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