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一切都覺得很糟時
- yunyunportraits
- May 10, 2024
- 3 min read
曾經,當一切都覺得很糟時,我會因此陷入深深的憂鬱和逃避,或者走向另一種極端,用跑趴喝酒愛情來麻痹自己,透過感官刺激,短暫地讓自己感覺活著,結局卻一樣是極度的沮喪。
一路摸索,遇到恩師,走上瑜珈路,十幾年來,慢慢體悟如何與各種狀態的自己相處,特別是「當一切都覺得很糟時」的我。以下心得,分成五個過程,與您分享:
①接受當下的狀態
當願意接受自己感覺很糟糕、疲憊、茫然或各種情緒,會發現自己即刻停止了逃避。不逃避,心,瞬間靜下來(可能短短一兩秒,感覺到了嗎?)。同時,自然而然地,無須刻意多做什麼,內心不再聒噪地批判自己。
②放慢腳步,靜一靜
低潮時,我會盡量放慢腳步。以前,放慢腳步會讓我焦慮,但經驗告訴我,放慢腳步對長遠是有「事半功倍」的好處,毋須擔心。
瑜珈的各種練習,用處在於培養靜心的能力,靜下來,才能聆聽,瞭解內在情緒想傳達給你的訊息。
再忙,都要給自己時間,靜一靜,幾次深呼吸都好。靜下來,才能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。
③做該做的
什麼是該做的呢?對我而言,可以是生活中的每一件毫不起眼的「小事」,包括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。每一件「小事」,不知不覺,走出生命的軌跡。
瑜珈哲學常講「臣服」,臣服不是什麼都不做,而是做該做的,放下對結果的執著。了解臣服,我發現自己比較不會逼著自己「開心」起來,或者懊惱為何低潮如此漫長,因為我相信做好當下該做的,上天就會給予最好的安排。
④清晰信念
歷經數次大小低潮,雖然辛苦,次次都能安然度過,並且從中發現生命的課題。梵文的「信念(Śraddhā)」,其中一個意涵是「容納生命真實的空間」。
可以問問自己,內在的信念,是否幫助自己看見生命的真實,進而活得更寬廣和輕鬆?歷經了困難的考驗,信念才會愈益清晰,而清晰的信念,就能做出當下最適合的決定和行動。
⑤保持感恩
反思過往,通常我覺得很糟時,旁人看來都覺得我挺幸福幸運的。瑜珈哲學,不否定「主觀」感受,只要這個「主觀」引領自己走出「狹隘」的人生觀。
當深陷風暴泥沼時,此刻的主觀是感覺一切都毫無希望,但這不是事實,若被此主觀認定牽著走,會越來越偏離真相。
因此,感恩,能夠讓人回到一個相對客觀的角度。瑜珈哲學認為,身而為人已經是很難得的福份,並且每個人的本質都是豐盛、圓滿和光明,只是被塵埃掩蓋住。清理塵埃,要持續堅定地付出和練習。
然而,不用強迫自己強顏歡笑的感恩,因為第一步依然是接受自己當下的狀態,若能走過前四個步驟,我相信您的心就會自然地明亮起來。
其實,這五個步驟,也同樣適用於日常順心的時刻,協助自己回到處之泰然的平衡。根據《博伽梵歌2.48》,做該做的(無論大小事),結果是否如己願,都持平地安然接受,這就是瑜珈。
如此練瑜珈,您會發現,時間到了,「結」就自然解開了。
下週五,
清晰與輕鬆,從分離開始
兩堂課,學習《瑜伽經》的哲學理論基礎「數論」
課程詳情與報名,請點此連結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