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靜地坐下來融化
- yunyunportraits
- 4 days ago
- 2 min read
當你安靜下來,非常安靜,你在你腦海想像出來的世界,你在你身邊創造出來的世界,開始融化.....
當你安靜下來,非常安靜,害怕失去的恐懼將鬆開掌控,因為「失去」將帶來你一直所擁有的。
如此的寧靜、沈澱、靜默,是嶄新開始的種子。
這樣的融化,這樣的消散,這樣的褪去,將真正的你呈現於你。
靜靜地 坐下來 融化...
—以上詩句來自帕薩德老師—
曾有人問帕薩德老師:「練瑜珈,怎麼知道自己在進步?」
他回答:「任何情況下(好或壞),心都能保持平靜,那就表示自己練的瑜珈有效。」
瑜伽,不等於體位法,體位法只是練瑜珈的其中一個方法。根據帕坦伽利瑜珈經(I.20),瑜伽修行者需要培養正念(smṛiti),禪定打坐也是八支瑜伽修煉的必經階段。
瑜珈路上,帕薩德老師引領我練習專注與靜坐。追隨老師十年,大約在六年前,我答應他每天靜坐不間斷,作為我的Sadhana (修煉功課)。起初,他會追問我的情況,以及提醒我要練習。一年後,我已經養成了每日靜坐的習慣,還很得意跟他報告自己沒有間斷。
「你呼吸需要跟我報告嗎?」老師反問。
當下,我明白老師的意思,更感恩他不讓我養成尋求外在讚賞的不自覺行為。
靈性路上,每一個有益內在成長的習慣養成,都是為了放下外在的累積。否則,打坐靜心也會變成堆砌小我慾望的目標。
靜坐,像是一面鏡子,返照出內心真實的狀態:過往、現在與未來。練了一段時間,會覺得原地踏步,或者某日稍有進步,次日的靜坐又被打回原形,甚至更糟。所以,帕薩德曾提醒學生,放下對打坐結果的期盼,我只需要每天練習即可。
漸漸地,我發現,任何冥想打坐技巧,都只是個媒介,就算是很適合自己的技巧,久了,還是會分心或覺得無聊。對我而言,心能靜下來,有幾個重點:
①練習練習再練習。每個人都有靜下來的能力,前提是持續地培養與練習。
②慢慢地鬆綁了內心的糾結。這些糾結,代表了壓抑的情緒、情感或家庭的傷痛、害怕不再被需要的恐懼、想要證明自己價值的焦慮與忙碌、現實與理想的落差、想要生命完全按照自己的期盼運作...。
③生活型態的調整。為了能夠有時間打坐以及好好打坐,我們會發現勢必得調整日常作息,甚至得跟家人協調溝通。
光是以上三點,就得歷經好幾年的覺察、決心與微調,如今的我,仍在這個過程中,但透過打坐而產生的正面蛻變,讓我對如此的練習充滿信心,並且相信從小就焦躁不安的我能做到,您也可以。
去年底跟帕薩德老師見面時,我跟他提到自己今年想規劃一系列的「靜心」線上課程,老師也認同這個計劃。
花了不少時間沉思課程內容,現在終於推出,我很期待跟想要深入內在世界的您,一起靜下心來。
從九月份開始,六堂課,不單是瑜伽哲學,還有我們一起體驗的線上靜心練習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