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珈,就是回家
- yunyunportraits
- Jun 20
- 2 min read
「回歸最真實的自己,就像回家一樣。透過我們的一生,不斷地嘗試、探索,無論是做對、做錯、成功或失敗,我們都在回家的路上。」_帕薩德老師
從小,我就很害怕「做錯事」,一直在揣測來自外在眼光的「行為標準」,老是患得患失,逐漸失去隨心自在的喜悅,變得越來越正經八百的嚴肅。
然而,那個正襟危坐、努力做到最好的我,是真正的我嗎?
遇見帕薩德老師後,我慢慢放下「小我」的堅持,發現「錯誤」或「失敗」其實是成長路上的養料。現在,跟朋友學生談笑之間,還會拿這些例子來自嘲。
上週製作這集podcast「瑜珈,就是回家」時,布姊在看了我書寫與她相聚的PO文(上一篇),便發了個發私訊告訴我:「期許自己看到什麼是『道』,走在適合自己的小道中努力精進,不斷學習與修正,最終前往大道,我們一起回家💗。」
「我們一起回家」,心,被這巧合給觸動了。
瑜珈,就是回家。
【瑜伽心理學第51集】
【瑜珈,就是回家🏠】
瑜伽哲學認為人生之所以充滿苦痛,是因為我們忘記了真正的自己?真正的自己是圓滿的,因為忘記了這份圓滿,所以感覺很殘缺。然而,不用灰心,瑜珈提供了一條路,幫助我們回到那圓滿的狀態。這個圓滿的狀態,就像是回到自己永恆溫暖的家。瑜珈,就是回家,我將跟您聊聊許多年前參加帕薩德老師200小時瑜伽師資培訓的小故事,以及一個很重要的梵文字Pratiprasava,這個字也是在《瑜珈經》中,帕薩德老師最喜歡的字。
00:00 前言
01:16 為何我開始踏入瑜珈的旅程?
06:50 忘了「我是誰?」
07:00 我的靈魂想回家
10:00 《帕坦伽俐瑜伽經2.10》提到:「那些已經由粗操變得細微的煩惱,要靠逆向消融之修行,才能將它們斷除。」
19:45 回歸最真實的自己,就像回家一樣
Comments